退出

晦涩难懂皆为艺术 第九艺术何时成了游戏的挡箭牌?

“第九艺术”是许多玩家对于游戏认知的一大概念,将游戏与绘画、雕刻、建筑、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等艺术形式所并列。游戏游戏集前几者之大成,并强调游戏中远超其他几项的互动性,从而构建出一个完全不同于其他八类的艺术表现形式,称之为第九艺术。这对游戏是一种极力的肯定与赞扬,但当这种说法逐渐广为人知的时候,“第九艺术”一词却逐渐成为了一些游戏的遮羞布,而艺术正是晦涩难懂的。

这种现象其实并不罕见,稍微近一些的去年的《死亡搁浅》,就因为评价两极分化,而被一批人鼓吹艺术;而最近的《最后生还者2》也因为剧情安排招致大量玩家不满,虽然媒体均分高达95,却被各路玩家口诛笔伐。为了反驳这些玩家,也从中诞生出了强调“艺术性”的说辞,意为不满的玩家读不懂其中的艺术性。

不过在讨论这个更细致的问题之前,要更加明确的一点是:什么叫做“艺术性”?或者说,为什么它们能被称之为艺术。艺术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模棱两可的词,哪怕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烂作,我们也可以用“艺术”这个词来将其包装,来让它变得更加高雅,让它变得从上而下去俾睨对它抱有质疑的人。2018年的《痛苦地狱》媒体均分低达4.7,玩家均分也只有4.1,这样一款游戏又何尝不能用艺术来包装自己?甚至可以说这款游戏还真就具备一些艺术性,他切实能让人感受到在地狱中徘徊的痛苦与崩溃。但是很显然,没有人会接受这样一款过程令人煎熬的游戏,而不被人所接受的更不能称之为艺术。

其实如果对比八大传统艺术形式就不难发现,每一种艺术形式所具备的共同点是它们的表达能力。我们能在文学作品中读到作者的价值观、从音乐中听出情绪、以电影为出发点来讨论具有哲学意义的思想。这就是艺术品和普通作品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从游戏的角度来看,有的游戏或许很好玩但那就是单纯的好玩,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最需要的就是能让他人从中感受到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的环境、情绪、感受,从而引发出共鸣。比如《风之旅人》,就是一款足以称之为艺术品,带给玩家最深刻的意境的作品。对玩家来说,它的艺术性并不是那么难以理解,在游戏过程中所观、所感、所想,正是制作人在游戏中传达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艺术并不是那么晦涩的东西,但艺术之所以能称之为艺术,是它本身能得到他人的认可。说起绘画我们可能会想到梵高、毕加索、达芬奇这些名人,尤其是以毕加索为首的一票抽象派画家,让艺术成为了晦涩与小众的代名词。如果你没有任何绘画基础,毕加索的抽象画无异于小学生的涂鸦。

但是这并不代表毕加索自身是没有任何技巧可言的,恰恰相反在成为大师之前他就已经具备了精湛的技艺,只是对外行人来说“青铜”还是“王者”看上去终归是同一种形式,区别倒不是很大了。但是基于这一点,不可否认的是一部能称之为艺术品的作品,首先就需要拥有精湛的技艺。哪怕是抽象如蒙德里安这样单纯的色块,也绝非随意排列组合。他的名作《百老汇爵士乐》即使是外行也能从中读出些许创作过程中的心境,了解他用绘画来描绘出了自己所听见的东西。
蒙德里安名作《百老汇爵士乐》

当然了,对于现代的玩家来说这些抽象的绘画看不懂倒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游戏不同,在这个信息至上的年代,几乎每个人都对网络、对游戏或多或少有所接触,哪怕是一些臭名昭著的氪金手游、页游也会让一个人对游戏这一形式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对游戏作品的优劣,大多数人都有较为统一的评判标准,所以Steam、metacritic这些平台的大众评分才具备相当的参考价值。然而,用抽象画的晦涩难懂来鼓吹游戏难以理解的艺术性就是不合理的——当你在自身品质都不达标的时候,甚至没有称之为艺术品的资格。否则臭名昭著的《幻》岂不是也能用“艺术品”的说辞来将自己包装了?

那么,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再回头来看前文中所提到的两个例子,《死亡搁浅》和《最后生还者2》究竟是否具备艺术性?

《死亡搁浅》这款游戏的画质、剧本、演出、玩法,要说制作水准是否能达到行业顶级,那是一定的。虽然从发售之初开始,《死亡搁浅》就饱受争议,但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一点就是它极高的制作水准。

不过《死亡搁浅》在整个游戏中最具争议的是它送快递的玩法,玩家在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散步,而在实际游戏表现中他却不是想象中那么无趣。本身这个游戏与场景之间就有着非常不错的互动,看起来无趣的散步也因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道具而拥有相当不错的趣味性,《死亡搁浅》这款游戏之所以饱受争议,更大的原因是这个佛系的玩法居然和如此紧凑的故事相结合起来。

当玩家在四处走访送货时,能听到无线电里传来的各种声音催促着你去推剧情。而当玩家在不顾一切地推动剧情时,却又有数不尽的送货单等待着玩家去解决。这种矛盾就好比剧情是冰淇淋而玩法是火锅,我喜欢吃冰淇淋也喜欢吃火锅,可当冰淇淋掉进火锅里了之后,谁都知道它会很难吃,。(其实真的有冰淇淋火锅这种吃法,不过跟正常的火锅显然很不一样)

另一款游戏,则是最近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最后生还者2》。碍于这款游戏推出时间尚段,我们不去详谈其剧情部分,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款游戏除了故事部分有着绝对顶尖的制作水准。只是它将所有的内容均用于辅助它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缺乏逻辑性、剧情走势并不让人满意、过分对LGBT群体示好,这些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

所以说在Gameplay部分它做得再好,也无法挽回在剧情上出现的过失,因为整个游戏中故事是最核心的一点。这让它在抛开剧情不谈的情况下可以担得起10分的评价,可当剧情被拿出来讨论之后,却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反差。从某个方面来说,《最后生还者2》口碑的炸裂,肆意鼓吹、普遍满分的媒体要负一半责任。

换句话说,《最后生还者2》自身在作为一款游戏就已经是不合格的了,就更不要谈第九艺术的说法。相比之下初代或许更能承受得起这个词,从序章莎拉的死,到后来乔尔的沉沦,再到后来遇到艾莉,和艾莉相依为命,最终忽视所有人的看法,忽视道德地去救下了艾莉。

因为在《最后生还者》中,它整个故事虽然更简单,但玩家却更愿意去扮演乔尔这个角色,更能够彻底地去代入这个角色。在游戏的结局时,乔尔的行为与玩家所想象的行为高度契合,产生共鸣,这就是游戏互动性的魅力。
玩家能很自然地进入这个角色,而他绝不会背叛你

与之相反的,就是《最后生还者2》中,艾莉最终所做出的抉择,这与玩家代入这个角色过后所产生的想法是相悖的。当玩家代入她、扮演她的时候,她却似乎成为了一个其他人,这种落差感自然就是《最后生还者2》的争论核心点,这一点上它并不冤枉。

一部艺术品,最终能够得到的成果是能令人深思的。一款游戏在作为艺术品评判之前,首先更应作为一件商品满足和服务于玩家。它可以很小众,但绝不是应该让用户反感的东西,有时候作为商品失败的东西,“第九艺术”四个字更不应该成为它的遮羞布,因为艺术是高雅的,却并不见得是晦涩难懂的。正如这次饱受争议的《最后生还者2》,当大量玩家质疑它价值观的时候,它作为艺术最根源的表达,就已经被否认,这样的作品更不能以艺术品的姿态居高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