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黑悟空”之后的万众狂欢

主角早已悄然离场,但这场“狂欢”却仍在继续。

我相信,在这段13分种的实机演示真正被放出之前,没人能知道那6张概念美术倒计时后面,藏着的是这样的惊天炸弹。而这个炸弹所爆发出来的巨大能量,恐怕包括那些已经提前看到的、玩到的、乃至游戏科学团队自己都没能预料到。

《黑神话:悟空》的热度在这短短的三四天里,已经从一个千万播放量的视频发酵成了一场游戏圈的万众狂欢。

播放量已破2000万,投币比点赞还多

不过有趣的是,这里的“万众”,可能并不是在同一个舞池“狂欢”。

已经购买游戏,玩上还通关多周目的玩家

玩家是整个“舞池”里数量最多,也玩得最嗨的一群人。因为他们期望这一天实在太久太久了。在各种语境里,国产单机都是个需要关爱,需要照顾,需要放到个不一样的评判标准下的标签。鼓励、支持、加油,大概是我在好评区里看到最多的词。

现在扬眉吐气的机会终于等来了,玩家自然不会有任何理由放过,哪怕这还只是个演示。

第一反应当然是吹爆。除了视频评论区和弹幕,微博、贴吧、知乎、抖音、各种游戏论坛、朋友圈、QQ群……,你可以在任何能交流的地方看到一群有点狂热,又有些语无伦次的玩家。


但口头上的牛逼说多了,也会显得份量不够了,你还得有点实际的支持。


如果你不支持,那我就送你。


我知道这群玩家看上去有点盲目乐观,但其实还算正常了,因为其他人都已经玩上游戏了。


而且还玩得很深,一看就是专业玩家了,连DLC都买了。


有网游模式。


但还是主机版更吸引我一点。


看起来,玩的还不错。


从结果上看,游戏除了口碑炸裂,卖得也非常之好。


是不是觉得有点魔幻?

这个阵仗,我之前其实已经见识过了。当玩家对一款作品非常渴望,期待值爆棚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病状。这种病被称为「赛博精神病」,来自《赛博朋克2077》。


对比下来,你就得可以知道《黑神话:悟空》的对于玩家的冲击力到了一种什么程度。我愿称其为「黑猴症候群」。

离得近的,甚至顺藤摸瓜找到了官方腹地,强闯办公室,就为了偷看那么一两眼未公开的游戏画面,或者单纯看看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做出了这游戏。


自始至终,玩家都是游戏圈内最简单也最真诚的一批人。作为最终的消费者,实际为游戏掏出真金白银的人,他们好恶分明,喜欢就吹,讨厌就骂,没什么利益相关。相反,把这一个个玩家重叠起来,既是整个中国游戏市场本身。在这个流量时代,哪怕他们还没有真正产生消费行为,但其贡献的每一分关注度,都将为这场狂欢增加一点音量。

把一个视频玩出花来的内容创作者们

所谓的内容创作者,有传统媒体,也有KOL,甚至是用户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我相信没有人会把《黑神话:悟空》的相关衍生内容,理解成“恰烂钱”or“蹭热度”。因为这个游戏它值得,它值得被传播,被放大,被再次消费。它有那个货真价实的价值。

微博话题热度

百度指数

我也想相信大家对此都是喜闻乐见的,因为每一次具有推波助澜,都可以让大浪冲得更高。而每一次深度的、多角度的解读,都可以让岸边的人看得更清。

有做工作室历代作品考古的,也有直接回头玩《斗战神》的。深度访谈、幕后故事、游戏解读、文化考据,你甚至可以看到孙悟空自己唱《敢问路在何方》....
或者船新的手机版本。


不过山外有山,有人直接把大司马直播录像和预告片剪在了一起,还真给对上了。


但最有趣的还是海外KOL的 Reacttion 反应视频。

对《西游记》的印象基本停留在几部日本影视剧的程度,关于孙悟空大部分也只知道《龙珠》里的那位。可以说是不了解西游文化。而欧美、日本市场又恰恰是单/主机游戏的消费强国,金字塔尖作品的诞生地。文化反差+审美标准+没有情怀加成,让他们的态度变得很参考意义。

《黑神话:悟空》在海外有多火?它以346万的播放量成为了 IGN 频道里近一个月内最高的视频,甚至超过了扎导剪辑版本的《正义联盟》预告片。


大家表情一个比一个浮夸。


其中最高频的震惊片段,就是四大天王这了。毕竟这是一个看了就让人印象深刻,又浮想联翩的夸张场景。


甚至韩联社还写出了这样的标题:《向GOTY伸手的中国游戏…韩国游戏是‘井底之蛙’》(机翻)


大家一棒接一棒的,在几天里就把《黑神话:悟空》给拆解了个干干净净。从制作团队前世今生、八卦故事,到产品的画面、玩法、音效、系统机制,再到产品出现的行业意义,对市场产生的冲击力。就算你是个完全不了解单/主机游戏、不了解《斗战神》、乃至于都不玩游戏的人,经过这么一轮下来,差不多也了解个七七八八。

知乎@阿绿鸽

在这个舆论的发酵场上,无数的内容创造者把这场狂欢放大、重写,再加个钟,换个玩法。让一场单纯的舞池狂欢,也有了被解构重塑的价值。

怀揣着复杂心情的业界同行们

老实说,我还没见过这么多业界同行亲自下场,一起狂欢共舞的。但他们又是当下心思最复杂的一群人,碍于职位身份立场,他们的发言并不能真的那么随心所欲。

尤其是品牌官号。所以在如今这互联网时代,很少能看到品牌官号扎堆出现在评论区为一个隔壁家的产品声援的情况了,但《黑神话:悟空》办到了。硬软件支持的虚幻引擎、AMD、英伟达,做手机笔记本的魅族、VIVO、微星,隔壁的CDPR《赛博朋克2077》,阿里巴巴,哔哩哔哩,甚至卖跑步机、卖音响、卖键盘、卖空调、卖风扇的全来了。


网易的《永劫无间》团队还Q了一下黑悟空。


像《看天下》这样的传统官媒,发声的也不在少数。


你都没法分清他们到底是不是在“公号私用”。


还有那么一群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不说话,但却是行动力最高的一拨人。视频发布后,就有相当一批人想要拿钱上车,拿下这个可能的爆款,或者谈谈合作,畅想一下未来的美好蓝图,当然,全都被拒绝了。

主创杨奇和尤卡都专门发文表态:

1.
资金方面是没问题的,暂不需要投资。
2.
3.
开发阶段尚早,暂时不会接洽发行代理业务。
4.
5.
海外市场、国际化什么的无须担心。
6.
7.
泛娱乐、异业合作、上门拜访、采访通通冷静。(图形技术侧的软、硬件合作除外)?
8.

可想而知这波数量到底得有多少。

另外这期间还爆出一些猎头、HR开始对制作团队挖角的料。但正如灵游坊CEO梁其伟所言,挖人这事实属于损人不利己的事,1.核心主创本身就是股东创始人很难挖,2.挖一两个人过来对于自己项目的提升是微乎其微的,3.被挖走的人在更换项目后也很容易走偏,水平也跟下滑,遇上恶性挖人攻击的情况,更是血亏。

事件出处

而现在游戏科学他们受到的新鲜简历,早已爆棚了。


大多数从业者都被这支实机演示,和开发团队所展现出来的态度给打动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美好的。该来的,总归要来。


不管你愿不愿意。


而同为一线游戏开发者的研发/制作们,可能是此时最尴尬的身份之一。毕竟是别人在追梦,别人在光芒万丈。就算自己也想祝福,同样也激动澎湃,但碍于身份立场,也很难公开表达。同为游戏开发者,看看别人,再回头看看自己,很多话只有默默藏在心里,或者在朋友说道那么几句。

我愿意去相信,大家在刚入行的时候,都是有梦想的。游戏开发者的梦想,当然都是想要做一款能够打动自己的好游戏。不过是生活的逼压下,把那份梦想藏了起来。可在经过那么长的岁月后,这份梦想在层层现实的掩埋下终究是没能破土而出。

现在《黑神话:悟空》彻底点燃了整个行业,大家被迫开始重新思考一些东西了。不仅是梦想,还有现实。

一、十动然拒,期望借此改变行业格局,因为自己其实想要做那样的游戏。但在行业真正改变之前,自己,还是只能先完成手头的流水工作。还有房贷要还、奶粉钱要赚呢。

二、危机感,看到了自己和同行的差距是如此明显。想投简历可人看不上,自己的水平,团队的标准。管理层则需要重新审视市场风向,做出一些预判,这些都让人开始焦虑。

三、梦碎了,当年被自己曾经被理由借口层层裹挟的梦想,在别人那给实现了,这证明了什么?证明了自己其实没有那个能力去实现梦想,证明了自己可能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坚强。认清自己是件挺残忍的事情。

游戏从业者其实没玩家想的那么心胸狭隘,相反因为同为一线开发者,更能互相理解,要做出《黑神话:悟空》这13分钟的实机演示,到底要付出何种的代价,承担什么样的压力。也更能明白开发早期的DEMO演示和最终成品之间到底还有多长的路要走,坑要填,雷要踩。

但不管是朋友圈,还是知乎论坛,同行的字里行间,无不是羡慕与感动。没有质疑,没有猜忌,没有一些不着边际的阴谋论。

「黑猴子」的诞生,他们要比谁都兴奋开心,比谁都热泪盈眶。但他们同时也是这场狂欢里最难过的一批人。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这股热泪里有几分甜,又有几分涩。

被放大了无数倍的游戏科学

在《黑神话:悟空》的实机演示一路爆红飙升的时候,我曾有些担心过量的关注和热度会不会让团队变得有点飘了?因为捧得越高,摔得越狠,这样的负面例子在国内舆论场上发生得简直不要太多。乃至于坊间都传着一句话:吹死婊活。

但当我看到尤卡发的知乎,发的微博,你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他是一个真正在做实事的人。虽然从这朗朗上口的韵脚设计,完全能看出他抑制不住的开心,但同时你也能看到他在极力的克制兴奋,延迟满足,自己主动提出了演示DEMO中的诸多不足。


所以我心想,这波应该稳了。可结果就是这么一条微博,又让游戏科学陷入了新的舆论焦点之中。


显然,现在舆论场的范围,已经不是游戏科学自己就可以控制得住的了。发酵的速度,也完全超出尤卡的预估。仅凭一个视频,《黑神话:悟空》的官号2天内就成了B站的百万UP主,就能想象这场狂欢到底来得有多迅猛,观众视线聚焦的有多集中。

听他说话的,再也不只是三五老友,还有数百万千万只眼睛在盯着他,这是他们第一天认识游戏科学,也是第一天认识尤卡。无论是产品还是团队,相比以往,都被放大了无数倍。

但我也能理解他们。毕竟处于狂欢中心的游戏科学,他们实在是憋得太久了。从《斗战神》《百将行》《战争艺术:赤潮》十几年一路走来,到了《黑神话:悟空》这,你可以想象他们到底有多少话想要说出口。




现在,主角早已悄然离场,但这场“狂欢”却仍在继续。

我们依旧会在各个舆论场上聊起这只猴子,也会孜孜不倦地发着最新的表情包,手里继续做着和昨日一样重复的事情。但想必心中已经偷偷埋下了一颗种子,安静的等待着,破土重生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