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音社的《动感小子(PaRappa the Rapper)》并非第一款需要玩家通过屏幕提示,紧随节奏按键的电子游戏。比如早期 Bandai 推出的 NES 跳舞毯游戏《有氧跳舞(Dance Aerobics/エアロビスタジオ)》,就是 Konami《劲舞革命》等作品的鼻祖,本作于 1987 年在日本首发,比《动感小子》早了近十年。《动感小子》也并非首款将音乐融入游戏核心的作品,任何不幸在 1992 年收到《Marky Mark and the Funky Bunch: 打造自己的视频》作为圣诞礼物的玩家都能够作证。
但《有氧跳舞》明显是一款只有简单旋律的锻炼游戏,而 1992 年推出的全动态影像游戏《打造自己的视频》三部曲《INXS》,《Kris Kross》和《Marky Mark and the Funky Bunch》则臭名昭著,被认为是人类受到的最大的惩罚之一。(注:发布于 Mega-CD/Sega CD 平台。均以乐队名命,其中 Marky Mark and the Funky Bunch 是以知名演员马克·沃尔伯格为主唱的嘻哈乐队,作品包括 Good Vibrations 等。)
一开始,Harmonix 引起了 Konami 的注意;这家工作室也成了Konami《卡拉 OK 革命》系列最初的开发商。《卡拉 OK 革命》于2003 年末登陆北美市场,比 Sony 于 2004 年中在 PAL 地区推出唱歌游戏《歌星(SingStar)》要早几个月。《歌星》作为索尼第一方作品有着更多肌肉,最终成为了卡拉 OK 游戏中的领头羊,尤其是在欧洲和大洋洲。该系列销量惊人,以不同语言推出了多个版本,也让众多拥有 PlayStation 2 的家庭添置了成堆的麦克风。
不过,Harmonix 的《卡拉 OK 革命》吸引了加州游戏与配件公司 RedOctane 的注意,这家加州游戏公司当时已经在为现有的游戏生产第三方配件,比如跳舞毯等等。正是这两者的合作将音乐游戏带入了最辉煌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