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央视报道:游戏业凛冬已至,近五成上市公司利润下滑

【GameLook专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过去半年持续对国内游戏业带着批评态度报道的央视,今日开始关注游戏审批暂停的游戏业所面临的困境,着实让游戏业感到意外。
12月4日消息,今日央视财经频道“交易时间”栏目用时20分钟着重关注了深陷囹圄之中的游戏业,并对中小游戏创业公司、以及目前上市游戏企业的表现做了重点的探讨。
审批暂停、增幅放缓下的游戏业寒冬
央视节目评论称:“从今年3月以来,受游戏版号审批暂停、游戏玩家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游戏市场普遍陷入了产品荒、用户荒的困境。前三季度,国内上市游戏公司中,42%的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一些上市公司将下滑原因归于受游戏产业政策调整等不利因素。而出现业绩下滑的游戏公司也都普遍将下滑原因归结为“政策”,“版号”等。”
在央视报道中,多家行业内企业负责人相继出镜,包括《执剑之刻》开发商拾梦文化CEO冯荆荆、B站副总裁张峰、游族副总裁吴西、三七互娱极光网络副总裁陈夏璘、株式会社宝可梦中国事业室室长末永康典。
冯荆荆毫无疑问是国内创业游戏企业的代表,在央视采访中,冯荆荆表示,公司的制作团队约有50个人,每月的人员成本要上百万,然而受游戏版号暂停审批的影响,虽然已经经历了多次测试,但一直无法上线。
除了游戏发布难以外,创业游戏公司的融资也遇到了难题。冯荆荆的公司是在去年四月份获得的投资,然而从今年3月以来,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了。“从今年的春节后的融资环境比去年就可能,同样的公司同样的项目,估值可能跌了一半。”冯荆荆补充道。
随着国内游戏审批长时间的暂停,过去半年对游戏产业口诛笔伐的“权威媒体”最近开始接二连三的关注起处境日趋艰难的游戏业。
上周,国内资本市场拥有很大影响力的财经媒体《财经》杂志最新一期即把“游戏业寒冬”作为了封面文章,文章标题更是吓人:《网游强监管背后:裁员、破产与版号灰色交易》,其较为深度的描述了国内游戏产业所处的困境,更是把游戏业内已日趋严重的裁员问题、中小公司破产问题摆到了台面上。
而今日央视把游戏业描述为一个“身处困境的产业”,这在央视报道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游戏业出路何在?精品化、海外市场
在央视报道中,其也对游戏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深度的探讨,精品化、IP化、海外市场也成为了报道中的热点话题。
央视表示,2017年,国内手游市场人均付费值,也就是ARPU值为30美元。对标海外,2016年,日本、美国、韩国等成熟游戏市场移动游戏的ARPU值已经达到了89、41和88美元。因此延长开发周期,提高游戏质量,提升用户付费值成为了当前诸多游戏公司应对市场增速放缓的主要手段。此外,出海也是诸多游戏厂商的出路之一。2017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已达82.8亿美元,同比增加14.5%。
B站副总裁张峰则在节目中表示:”原来比如说你可能花100万200万300万就能做一款产品,它那粗制滥造的,但是由于行业有人口红利,所以什么样的游戏都有人玩,那你仍然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户赚到钱。但今天市场竞争的格局是不一样,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可能意味着你可能投入1000万、2000万、3000万,但没办法,这就是一个消费升级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口红利向内容能力转型的一个过程。”
对于目前上市游戏公司大幅下跌的股价,节目中央视也请来了多位劵商分析师做了业绩点评。
申万宏源分析师顾晟表示:“目前的游戏公司估值水平是反映了过去游戏的相关监管政策所带来一个比较悲观的情绪。但是我们来目前来看的话,首先第一个在这种强监管之下,很多公司还是获得了不错的盈利能力,反映了这些公司内生的一个强劲的盈利能力。第二个的话就是对于未来我们看到我们觉得边际上来说,政策还是有一定改善的空间,或者说不会再更向下,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觉得在一个低点的位置上去布局游戏产业还是一个比较好的这样的长期的这样一个机会。”